我院舉行2015年PEG浮遊生物生态學會議
2015-11
文章來自: 閱讀次數:317
11月24日,為期4天的“2015年PEG浮遊生物生态學會議”順利結束。會議圍繞“淡水藻類水華過程與災害對淡水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這一中心議題,邀請了國際專業領域的10名知名及優秀青年學者到會做大會報告。
我校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蒲若茜教授代表太阳集团app首页介紹了我校在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情況,并重點介紹了我校水生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長期開展國際交流的情況,以及我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國際化特色與成績,展現我校在國際化辦學服務國家的理念。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李弘劍教授代表學院介紹了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學科建設與國際合作情況,介紹了水生生物學國家重點學科和生态學省重點學科的建設與開展國際合作的情況。PEG2015學術委員會主席、我校廣東省領軍人才Henri Dumont院士通過老照片的方式回顧了國際湖沼學會PEG工作委員的成立與發展曆史,特别介紹了PEG委員會提出的浮遊動物生物群落演替模型對淡水生态學發展的影響,讓我國的青年學者與博士生們更好地了解了淡水生态學研究的發展。國際湖沼學會PEG工作委員主席 Lisette N. de Senerpont Domis 博士更為詳細地介紹了PEG創辦理念與學術貢獻,特别介紹了PEG2015的組織與學術定位:針對當前藍藻水華對生态系統與供水安全的全球影響,以生物多樣性為切入點深入揭示藍藻水化發生的機制與适應性控制技術。
PEG2015圍繞原定的6個主題設置了大會報告與其它報告安排,6個主題為:1)藻類水華過程中藻類之間的競争;2)不同氣候帶藻類水華的動态特征;3)藻類水華過程牧食者的動态與變化;4)水華過程中不同生物類群的響應;5)水華過程中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與動态;6)基于生物多樣性的水華預警與監測淡水藻類水華的管理與防治。Pearl Hans 是國際有重要影響的研究藍藻水華發生機制的專家,重點介紹了國際當前有關藍藻水華發生機制的争議點及其個人見解,特别是強調了氣候變華對藍藻水華發生的影響,他的報告對我國學者與學生了解當前國際進展十分有益,他承擔的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對我國太湖藍藻水華發生機制的研究對我國其它湖泊與水庫的研究很有啟發。國際湖沼學會副主席Vera Huszar教授介紹了巴西水庫與湖泊的藍藻水華監測國家項目,并與中國進行了比較,該報告吸引了大家的關注。《Aquatic Ecology》主編Spaak教授通過沉積柱中浮遊動物休眠卵的遺傳與種類變化反映了藍藻水華發生曆史對生态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影響,提供藍藻水華通過影響浮遊動物進而影響生态系統的一個典型案例分析。Luring 教授是長期研究化學與物理方法控制湖泊藻類水華的專家,系統地介紹了國際上在不同湖沼利用物理與化學手段控制藻類并作為湖泊恢複技術的研究與實踐。特别針對化學方法是否可用的争議提出“做與不做”效果相比的建議,對我國發展獨立的藍藻水華控制技術具有重要的鑒見作用。我國學者宋立榮教授介紹了滇池藍藻水華發生機理與地方政府在藍藻水華控制上開展的工作。其它5個大會報告從不同的角度報告了國際上有關藍藻水華研究的進展。我國學者也從各自角度與湖泊報告了中國有關藍藻水華的研究,并安全時間請國際專家對我國研究進行了點評與分析。會議結束後,國際湖沼學會副主席與PEG的兩屆主席共同讨論與評選了會議優秀口頭報告與牆報, 來自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的一名碩士生和太阳集团app首页的一名博士生獲得了該項獎勵。國際湖沼學會PEG工作委員主席 Lisette N. de Senerpont Domis 博士最後還通報了如何将本次會議論文在國際主流淡水生态學刊物《Freshwater Biology》上組織專刊與投稿事項。本次會議達到預期目标,取得了不少交流與合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