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巍、馬棟課題組在藥物與基因共傳遞治療腫瘤方面取得進展
2016-07
文章來自: 閱讀次數:447
藥物與基因的共傳遞是目前治療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可解決腫瘤化療過程中存在的易産生耐藥性、治療效果不佳、毒副作用大等諸多問題。該技術實施的關鍵是選擇性能優異的共傳遞載體,以使藥物和基因可安全、高效、穩定地進入細胞發揮作用。然而,目前的共傳遞載體普遍存在效率不高、藥物易洩露、血液相容性差等缺點。
近期,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生周小雁等在薛巍和馬棟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點擊化學方法設計合成了一類以兩親性超支化聚甘油衍生物為核、以3代樹枝狀賴氨酸為臂的星型陽離子共聚物。該結構設計使共聚物兼有聚甘油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高代數樹枝狀聚賴氨酸出色的基因傳遞能力的特點,解決了目前藥物與基因共傳遞載體存在的血液穩定性差、設計合成複雜繁瑣等難題。該星型聚合物的疏水内核可負載抗腫瘤藥物多烯紫杉醇、外殼複合MMP-9 shRNA質粒。實驗證實,該星型聚合物具有高效的藥物與基因共傳遞能力,且聯合用藥能夠更顯著地促使MCF-7細胞凋亡。動物實驗則證實該雙載星型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和生物安全性。該工作為腫瘤治療提供了一類新型載體及其設計思路,相關工作近期已整理成題為Star-shaped amphiphilic hyperbranched polyglycerol-conjugated with dendritic poly(L-lysine) for the co-delivery of docetaxel and MMP-9 siRNA in cancer therapy的論文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6, 8: 12609)上(1區,IF = 7.145)。
文章鍊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6b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