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雯雯課題組在《Theranostics》發表腫瘤化療耐藥研究的原創性成果
2019-02
文章來自:admin 閱讀次數:1125
越來越多證據表明,微小RNA (microRNA)參與了腫瘤發生發展,其獨特性質使它們在臨床診斷和個性化醫療中極具應用潛力。然而,微小RNA在癌症化療耐藥中的功能和治療意義的研究很少。篩選鑒定有用的微小RNA作為生物标志物用于診斷和預後,并發展有效的治療策略是食管癌診療的迫切需要。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太阳集团1088vip細胞生物學系許雯雯副研究員通過比較5-氟尿嘧啶(5-FU)耐藥食管癌細胞系和相應的親本細胞系的miRNA表達圖譜,将miR-29c鑒定為5-FU化療耐藥的新型調節因子。其數據表明,miR-29c在大部分食管癌患者的腫瘤組織和血清中下調,并且與患者預後相關。通過細胞水平和動物水平研究發現miR-29c過表達顯著增強食管癌細胞對5-FU的敏感性,而敲低miR-29c具有相反的作用,STAT5A通過直接結合miR-29c啟動子來調節其表達。分子機制方面,研究表明:miR-29c通過直接與FBXO31的3'非翻譯區(3'UTR)相互作用來增強5-FU化學敏感性。在腫瘤組織中,miR-29c表達水平與FBXO31的表達呈負相關。此外,在臨床前研究水平上發現系統給藥miR-29c可明顯增強小鼠體内腫瘤對5-FU的敏感性。綜上所述,miR-29c不僅在食管癌進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還有希望成為癌症診斷和預後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療中的有效治療靶點,所以miR-29c具有重要的病理和治療意義。
Figure.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how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miR-29c by STAT5A can regulate FBXO31 expressionand chemoresistance in cancer cells
此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Theranostics》(A1一區,IF: 8.537),題為“Identification of miR-29c and its target FBXO31 as key regulatory mechanism in esophageal cancer chemoresistance-functional valid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doi:10.7150/thno.30372)。許雯雯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李斌為第一作者。署名單位有:太阳集团app首页、香港大學、汕頭大學、鄭州大學。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472790、81672953)、廣東省“珠江學者”青年項目、學校人才項目的資助。
論文鍊接:http://www.thno.org/ms/doc/1561/epub/30372q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