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強國夢 黨建創先鋒(四) ——我院“生科人”黨建+學術交流第四講順利舉行
2019-10
文章來自:太阳集团1088vip 閱讀次數:142
2019年9月27日上午,“生科人”黨建+學術交流活動第四講在第二理工樓922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交流會由生态系教工黨支部和赤潮與海洋生物學中心黨支部共同承辦,赤潮與海洋生物學中心黨支部書記王豔研究員主持,張其中教授主講,題目為《水産品質量安全保障技術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與探索》。學院黨委李弘劍書記出席活動,各教師黨支部書記、師生代表50餘人參加了講座。
張其中教授是廣東省貝類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他帶領的團隊主要圍繞水産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安全環保的新型漁藥研發、海洋環境污染的貝類分子預警和貝類健康養殖研究。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40餘項,在SCI和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件。
張其中教授介紹了我國水産品的現狀,分析了水質、魚藥、飼料等多個方面對水産品質量安全的影響,介紹了他的科研團隊在污染預警、水質淨化和安全漁藥研發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和成果。張教授的講座闡明了近江牡蛎HSP70s基因對海洋環境污染物的反應特點、靈敏度及持續性特點,以及對污染物響應的表達調控機制;發現了一種迄今為止殺多子小瓜蟲效果最好的一種天然活性化合物,是孔雀石綠的理想替代品,并進一步找到了該活性化合物的殺蟲靶點,并篩選到一個能有效預防和治療本尼登蟲病的中草藥複方,解決了本尼登蟲病防治的問題。
張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引起了大家強烈興趣,師生們就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水産品安全問題與張其中教授進行深入探讨交流,場面熱烈。
李弘劍書記表示,黨建+學術的活動是我們探索業務工作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共同促進的一個投石子,這樣打通學科的講座能讓師生們認識到不同學科的研究技術有很強的交叉性,達到了黨委搭平台、促交流、服務高水平的初衷。她表示要将這樣有效果的交流活動繼續舉辦下去,不僅能延伸和拓展學院黨建思政工作,還能為太阳集团app首页雙一流學科的建設及相關學科進入ESI前1%作出貢獻。
“生科人”黨建+學術交流項目是我院為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及我校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國共産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高校中黨支部的重點任務中保證教學科研管理各項任務完成”的要求,創建“紅色引擎,擦亮招牌”黨建品牌體系的重要舉措,每月舉辦一期,由學院黨委主辦,各教師黨支部承辦。
圖文:付耀武
審核:張廣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