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5-10 文章來自: 閱讀次數: 60
為更好地開展“暨南紅色基因”主題展覽,切實提升解說員對紅色曆史人物的講解水平,提高解說質量和感染力,學院黨委于4月12日-27日組織開展解說員系列培訓。本次系列培訓分為四次,先後由學院黨委書記莫測輝教授,學院黨史學習教育顧問李勝利老師、學生黨建聯絡員王在易老師組織開展,17名主題展覽解說員參加了系列培訓。
莫測輝書記通過“暨南紅色基因”主題展覽啟動儀式、學院中庭揖芳園現場講微黨課的形式,向與會老師、解說員闡述了“學習身邊百年黨史,傳承暨南紅色基因”黨史學習教育品牌活動意義,介紹了主題展覽文案采編過程,遴選并最終确定28位紅色人物的象征意義。他對解說員們寄予希望,希望大家通過參觀“暨南紅色基因”主題展覽和現場學習,能夠更加深刻地把暨南人的紅色基因學習好、總結好,更加努力地把暨南人的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揚好,從黨史、校史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成為無愧于新時代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暨南人。
學生黨建聯絡員王在易老師于4月12日中午在揖芳園通過現場講解的形式,對解說員進行了初次培訓,詳細介紹了主題展覽28位紅色人物的事迹,并組織大家開展集中學習和讨論,要求解說員認真做筆記、加強自學和演練。4月13日晚,學院黨委在116會議室組織選拔學院主題展覽解說員。學院黨史學習教育顧問李勝利老師親臨現場進行指導,着重講述了全國最早的學生黨支部創立者——恽代英、“九女投江”——姚蓮娟、“江姐”式英雄人物——林維雁、“餘則成”式地下工作者——殷啟輝等地多位暨南革命英烈的紅色事迹,通過“要想給予别人一杯水,自己就應有一桶水”的比喻,激勵大家樹立解說工作的崇高使命感和責任感。
經過兩周的現場解說實踐,學院于4月27日中午再次組織解說員開展解說能力提升培訓,吳婷、戴嘉欣、宗曉晴等三位解說員代表分别分享主題展覽解說經曆,每位解說員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王在易老師對當前解說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要求大家結合培訓重點和解說員代表的經驗分享,認真組織自學和加強演練。
通過主題展覽系列培訓,解說員們更加深刻理解了暨南紅色基因的意義,解說能力水平得到了質的提高,将以更加昂揚的姿态講解好“暨南紅色基因”主題展覽紅色人物事迹,傳承好、發揚好暨南紅色基因,服務廣大師生黨員和學院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品牌活動。
文案:鄭梓瓊、戴嘉欣
審核:王在易
終審:朱政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