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新團隊在Cell Reports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破傷風毒素(TeNT)中和抗體的作用機理
2021-05
文章來自:太阳集团1088vip 閱讀次數:781
2021年5月4日,廖化新團隊聯合清華大學、泰諾麥博生物等共同在Cell Reports雜志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tetanus toxin neutralization by native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的研究論文 (1區,IF:8.109)。我院王月明、吳昌文以及清華大學餘錦芳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廖化新教授和清華大學王新泉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破傷風毒素(TeNT)是由破傷風梭狀芽孢杆菌産生的外毒素,可引起機體肌肉痙攣、四肢強直、角弓反張,重症可因窒息或呼吸衰竭導緻死亡(破傷風)。目前臨床上用于預防和治療破傷風的被動免疫制劑包括“馬破”與“人破”。由于“馬破”來源于馬的血漿制品易引起過敏反應。而“人破”是來自于人的血液制品幾乎沒有過敏反應,但是由于人血來源困難且價格昂貴,是易受病毒污染,極大地限制了“人破”的臨床使用。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更安全、更高效的抗破傷風毒素治療性單抗替代“馬破”和“人破”,以滿足預防和治療破傷風感染這一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文章中的四株抗破傷風毒素(TeNT)單抗是由泰諾麥博生物開發的天然全人源單克隆抗體,實驗數據表明其中任何單一抗體均能有效中和破傷風毒素,且僅以毫克級的低劑量即能等效于1支250個國際單位(IU)的免疫球蛋白。廖化新課題組與清華大學以及泰諾麥博生物展開合作,利用X射線衍射的方法解析了中和抗體與TeNT的複合物晶體結構,從原子水平上闡明了破傷風毒素中和抗體的作用機制。
圖3. 破傷風毒素及其與TT0067Fab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文章作者團隊來自于太阳集团app首页、清華大學以及珠海泰諾麥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上三個單位發揮各自的優勢展開了“産-學-研”合作攻關,首次闡明了破傷風單克隆抗體中和破傷風毒素的分子機理,為促進泰諾麥博生物将其發現的抗破傷風毒素天然全人源單抗藥物實現産業化提供了有力的科學支撐。
該論文得到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專項(2013Y113)以及珠海市引進創新團隊專項(ZH01110405160015PWC)的資助。
文章鍊接: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1.109070